哀伤

  而这一首曲子,也就是催人泪下的伤疤了。
  虽说秋是饱满丰收的季度,但是有多少人是满腹而归呢?总有些凄凉在内心掩藏。
  不说别的,就这七夕。人之七情六欲,谁能躲过红尘万千。即使是天上神仙,地上小妖,也是难逃此劫。更何况是我们这些就生在红尘中的凡夫俗子了。而之秋至,人性之纯朴伤怀不潸然泪出,道的就是缅怀那段曾经自己深深拥有的往昔。奈何,往昔不再,即便是来年春天,也是物是人非。这份哀伤,却只能永远沉痛在秋天。并非是人之矫情,忘却秋之丰收,尔痛乎其之萧萧。自古秋乃伤之形象,文人墨客多也悲哀填词。而这伤,自然也就生成了人之情愫。随而“银筝夜久殷勤弄,心怯空房不忍归”的悲剧就无情的上演了。
  说到底,正因为情,才生悲;正因为悲,才生秋之瑟瑟何萧萧。人的情感在秋天生悲,是一种宣泄,也是一种寄托。情之久远,非男女情爱一朝秋哀。上至恒古,下到当今,其乃生情,实之广泛。“暮云收尽溢清寒,银汉无声转玉盘。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。”一股浓厚的思乡之情,因为秋之悲凉,月之何圆而增添伤悲。“故人万里无消息,便拟江头问断鸿。”此情此景,又是另番悲哀。秋雨萧萧,难以掩藏的悲愤一夜间爆发,人之软弱,性之无奈,暴露的一览无遗,而正忧伤,才由此生成“相思相见知何日,此时此夜难为情”。众人逢秋说悲事,不可叹其愚知。正是千古不变的定律,人之不变的情愫,秋之不变的萧萧雨落,才足以见证被掩藏最深的情感
  笔墨锋回,开头一句叹七夕言词,并非空穴来风。
  较为蝴蝶双飞者,这是一个好秋,好时节。奈何,生平锻造遗憾者,仍为单身孤守者,此秋此节,又怎是一个好字了得?本就是遭遇“秋景有时飞独鸟,夕阳无事起寒烟”的痛楚了,今又勾起过往旧事,这份悲哀情感,又怎是一句话所能了得?秋,忍不住暗叹一声。四季轮回,不断更替,唯独她饱受折磨和相思。
  红尘眷顾,却难忍离别之苦。这秋,也是无奈无语啊。
  世间断肠,也就应了鹊桥别离,奈何仙凡一年相见,是难言相思,倒也是万分珍贵。无奈人之别离,再聚首,若亲情潸然泪下,若爱情,则就有些悲哀离愁的味道了。而正秋,这味道就更真实了。心中那份断肠,又岂可三言两语道尽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