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默的散文
2018年10月31日
来源:爱爱文学网
浏览:次
抚今追昔,叶子和人类生命最紧密的结合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、六十年代初,此时间段当属叶子行走在人类的肠胃中的黄金期。关于这一段日子的记述,我们及后人永远看到的是半遮半掩、婆娑迷离、似隐若现的文字,时至今日连个公认的史学名称都没有,传统的说法集中在困难时期、大跃进、三年自然灾害、大炼钢铁、人民公社化、大办食堂上面,民间的说法也纷纷呈呈,大饥饿、没饭吃、饿死人、人吃人等等写实类的说法,这些个模棱两可的定义,自诞生之日起,足足存活了半个世纪之久,肯定费了不少人的脑力劳动,我们只好先把它放到一边,最无奈的是,就连此间非正常死亡人数的数据也是千差万别,泱泱大国此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从一千万开始计数,最顶端的是六千万,言之凿凿、数据纷呈,时至今日,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,唯一有答案的是为苍生遍尝百草的神农氏的后代们继承光荣传统,在人相食的前一步,争相在大自然中寻找绿色的生命,从可食的榆钱儿开始,任何植物的根茎叶概不放过,他们和神农氏有一拼,是完全式、密集式的遍尝,由此造就了多少荒岭秃山,一片小小的叶子却最大限度的拯救了轻如落叶的生命,拼了命似地改写着那些个非正常死亡生命的数据。
叶子还是那片叶子,也轻也重,日子却像叶子般飘零,不管不顾的向明天挺进,谁人去捡拾其间的沉默?还临危受命的叶子一枚大大的勋章。
篇七:沉默的父子
这是一对沉默的
父子。一个寡言,一个少语。
父亲是典型的中国农民的形象,不到花甲之年却早已白发苍苍,一辈子劳劳碌碌只为尽他作为一个
父亲的责任。他没有怨言,只会埋头坐着那永远干不完的活。他的眼神看似坚毅,布满血丝的双眼述说着历经多少岁月沧桑的洗礼。他的双手看似结实,厚厚的老茧早已侵蚀在每个手指之间。他的肩膀看似厚实,坚挺的腰生生的被
生活的重担压垮。
儿子是典型的中国式教育下的产物,每天放学
回家除了作业还是作业。他遵循这中国体制教育的规律,念完小学,念初中,考上了还算不错的高中,但是却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。至此,
儿子开始变得不言不语,本应
快乐的年少被教育剥削的只剩下呆滞的眼神。小时候
幻想的
青春终究是场梦,梦散场后,干留下已经哭不出眼泪的干涸的双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