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 後庭花 》全本完结版


胡人用帳篷,此後隋唐依胡風,把那將帥本陣稱為牙帳。

而倭國自三國時便入貢,反倒是沿襲漢人古法,於是其將軍開府也有幕府之稱,而其大名本陣也以帷幕圈定四周,直至後世。

此時清溪中橋旁設立之帷幕,便如同後世倭國本陣一般無二,先立數十根竹竿作一個方陣,又取幕布綁於竹竿圍作一圈,擋住週遭百姓窺測。

隋兵將女犯從柳樹上放下,取水洗淨拭乾,拿住頭拖入幕中,而後眾世家子弟隨了史高相繼入內。

內裡時有淫笑聲發出,女犯先是慘叫,漸漸沒了聲息。

圍觀眾人被隋兵逼住,不得近前,只聽得心癢難挨,一時議論紛紛。

那潑皮杜方心中憤然,與許善心言道:「這般人不知做何勾當,卻是不敢見人?」

許善心扼腕長嘆道:「怕是貴妃要遭姦淫之辱,我陳國出了這等叛賊,蕭沈兩家如此無恥,怕是早與北人勾結,怪不得蕭摩訶輕易被擒!」

那持劍少年卻已擠到二人身旁,奇道:「這沈蕭二家皆是陳國國戚,怎會作叛?」

那許善心見這少年,聽口音卻是北人,看裝束乃是個遊俠兒,也不以為異,拱手問道:「敢問壯士大名?」

少年答道:「在下李靖,字藥師,遊歷到此,先生有禮了。」

許善心與李靖通了姓名,道:「沈蕭二家乃是後黨,去歲新黨與江總、孔范聯手朝堂,令太子易位,沈后之位也岌岌可危,世人皆料其必有反制之策,不想竟然是賣國毀家也不與政敵,這等人與禽獸何異?」

李靖不點頭稱是,自古這等行徑便遭人唾棄,須知後世有北宋不第舉人張元投奔元昊,輔立西夏一國,明末落榜秀才範文程引狼入室,助清人屠戮天下,而汪精衛更勝一籌,投奔日本只為更進一步。

以上諸人皆是因不得志,便賣國求榮,最是無恥。

這李靖終是少年,血氣方剛又素習忠孝之道,最是看不得無恥小人,此刻一時義憤便想拔劍入內,斬了那伙賊子,卻被一人攔住,定睛一看,卻是一個方士。

這方士五旬光景,兩鬢微霜,三縷長髯飄灑胸前,身著茅山道袍,一派道骨仙風。

陶弘景承上清經法,為上清派茅山祖師,又是茅山宗第九代宗師,其入茅山至今不過數十年光景,立教之後便作道袍以為定制,卻是好認得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