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 秋之殤 》全本完结版

大背景: 燕建熙十年(公元369年),晉廢帝司馬奕詔令大將軍桓溫北伐,燕軍連敗數陣,後在前秦尚書左僕射王猛的援助下,前燕吳王慕容垂在襄邑(今河南睢縣)大敗晉軍,桓溫退走。 

歷史人物簡介: 慕容垂(326-396.6.2)即後燕成武帝,又名慕容霸,字道明,昌黎棘城(今遼寧義縣西北)人,鮮卑族。

公元384-396年在位。中國十六國時期政治家、軍事家,後燕政權的建立者。

公元384年建立後燕,號成武皇帝。 

桓溫(公元312年至公元373年),字元子,譙國龍亢(今安徽省懷遠縣西龍亢鎮)人。

相貌溫偉,有奇骨,面有七星,娶晉明帝之女南康長公主為妻,歷任徐州刺史、荊州刺史、江州刺史、揚州刺史、征西將軍、都督天下諸軍事、大司馬等職。

公元347年(永和三年)攻滅成漢,收復蜀地,後三次北伐,戰功纍纍,威名赫赫。

公元361年至公元373年(海西公、簡文帝、孝武帝期間)獨攬朝政,欲行篡位之事,後綜合各方利益沒有發難,憂憤而死。 

東晉桓溫第三次北伐簡介: 始於公元369年4月,終於公元369年10月。 

東晉大司馬桓溫於太和四年(前燕建熙十年,369年)四月,親率步騎5萬自姑孰(今安徽當塗)出發開始北伐前燕。 

桓溫先派建威將軍檀玄進攻湖陸(今山東魚台東南),克之,俘燕寧東將軍慕容忠。

前燕帝慕容暐任命下邳王慕容厲為征討大都督,統率步騎2萬人和晉軍戰於黃墟(今河南開封東)。

燕軍大敗,慕容厲單騎逃回,燕高平太守徐翻舉郡降晉。 

七月,桓溫進駐武陽(今山東莘縣東南),前燕舊將、故兗州刺史孫元率宗族起兵響應,桓溫到達枋頭(今河南浚縣西南)。

慕容暐以慕容垂代替慕容臧為南討大都督,率征南將軍慕容德等5萬步騎抵禦桓溫。 

八月,前秦王苻堅派將軍苟池和洛州刺史鄧羌率領步騎2萬救援前燕。

援軍從秦洛州(今河南)出發,出洛陽進屯穎川(今河南許昌東)。 

慕容垂遣將與桓溫交戰,俘其嚮導段思,又擊斬晉將李述,晉軍開始喪失銳氣。

桓溫派袁真攻打譙(郡治今安徽亳州)、梁(治今河南商丘南),欲佔領石門(即汴口),以通水運。

結果失敗,晉軍水運斷絕。
首页1234尾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