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 酷刑綜述 》全本完结版


這個部位皮膚很薄,力度能直接作用在骨骼上,嚴重時會造成骨裂,甚至會夾碎受難者的踝骨。

由於這種酷刑需要專門的刑具,在後世的刑訊中使用不如壓槓子普遍。

壓槓子通常是將受難者在十字形的刑架(中國舊式稱為天平架)上綁成跪姿,或者在兩個施刑者挾持下強迫她挺直上身跪下,再用粗木槓壓在受難者的小腿上,兩個施刑者用力踩槓子兩端,或者將槓子一端用繩索綁住,由一個施刑者用力踩另一端。

用刑力度大時,會造成受難者小腿肌肉開裂,膝蓋受傷。

壓槓子與老虎凳一樣,是中國舊時特有的酷刑,除刑訊作用外,雙腿的刑傷會受難者行走困難,難以越獄。

這類酷刑的另一種方式是跪鐵鏈,與跪瓦片、碎玻璃的作用相似,都是傷及受難者的膝部。

更殘酷的做法是使用特製的鐵鏈,上有鋼釘,能紮斷受難者的膝部韌帶,造成嚴重殘疾。

由於這類酷刑多數需要施刑者花費較大力氣,一旦減弱力度,受難者的痛苦會隨之降低,所以在使用上不如其他種類的酷刑普遍。

青春之歌》中描寫林道靜曾受了壓槓子的酷刑,顯然作者並不瞭解,此類酷刑的受難者基本上都會伴有終身殘疾,不會像書中林道靜那樣很快康復。

女交通員侯五嫂被捕,經受鞭打而不屈服,施刑者對她使用了壓槓子的酷刑,在她被壓得三次昏厥後又用了「抓肋條」的酷刑,最後將仍不屈服的她扔到羊圈裏。她因為腿部的刑傷,在無人看押的情況也未能越獄,可見文學作品與真實情況之間的差距。

有一種結合傷及骨骼和強迫造成肌肉疲勞兩個特徵的酷刑,稱為「鐵煙桿」,因為要用特製的刑具,所以非常少見。

這種特殊的刑具是一個鐵製的項圈,連這一根可活動的長鐵桿。

用刑時用項圈套住受難者的頸部,上身綁縛在柱子上,再把她的兩臂平舉,綁銬在鐵桿的另一端。

由於鐵桿和項圈結合部的特殊結構,當鐵桿遠端向下時,另一端會頂進受難者的喉頭軟骨,造成喉嚨受傷和窒息,而鐵桿頂入的長度又不足以刺入咽喉造成死亡。

這樣,受難者只能被迫長時間平舉雙臂,忍受肌肉酸疼和咽喉被頂導致半窒息的雙重痛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