孤独者

  这就是我的几乎每一天的生活
  上半年只有三天假,清明、五一、端午各一天。星期天没得休息。曾经有网友凭我的文字断定我的生活是单调而沉闷的,其实,何止是“单调而沉闷”,简直就是一潭死水。然而,也偶尔会突兀的飞来一片石子,投在这死水里,给起一点微漪。那石子就是少有的几位有着文字交往的网友的问候。
  昨天,又来了一片小石子。却不是久违了的问候,是来向我推荐一部电影的。遇到一件很好的物事而要与人分享同喜的心情,我是很有体会的。而况,我的这潭死水,也愿意有些这样的石子投过来,虽则那部电影的名字我很不喜欢
  朋友推荐的是《三傻大闹宝莱坞》。其实最反感的是“宝莱坞”这三个字。因为,在我看来,几乎就是照搬了“好莱坞”的名号,而且,是印度的。于是,预想中的判定是肯定不会比国产片好。
  其实这电影名字先前也在几个网页上看见过,它让我生起的联想是:三个貌似的傻子在那个叫做“宝莱坞”的电影基地闹了些笑话。本来,“宝莱坞”这三个字就很让我反感,加之以三个装疯卖傻的人,加之以“大闹”,唉,简直是反感之极了。我近来是颇讨厌那些装疯卖傻博人一笑的人的,因为觉出了许多人们身上的一种“小丑人格”。博笑的与被博笑的,都只一味的玩笑傻笑,生活种种苦味也就不觉的在这样不断的笑里过去,而该有的分明的爱憎也就隐去,至于改良与反抗,也是毫不能想到的。
  但朋友绍介说是极好的一部电影,而且是“五年以来看过的最有意味的电影”,更而且是她“最喜欢的一部电影”。“那我就看看去”。我最后说,心里觉得还被勾起一点切迫来。
  因为时常会生起希望,又每每遇到失望,经验既多,当然也懂得“希望愈大失望也就愈大”,于是凡事也不会抱过大希望。虽有朋友非常好的保证,但也只是以稍许超过平常的心情开始看这名字讨厌的电影,倘能发现特别的高超意义,倒是意外的收获。
  鲁迅曾经说过,《红楼梦》这书,单是命意,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:经学家看见《易》,道学家看见淫,才子看见缠绵,革命家看见排满,流言家看见闱秘事……我既非才子也不是什么家,自己没有“标签”,也没有要单看哪一面的意思。原本以为能寻个非凡的意义,到最后却觉到了纷繁,也就是可以认为“有意义”的地处太多了,至于跟朋友一样,都不能说出自己喜欢哪一点。这里面,就我所看见,有对学习方法的反思、对教育方式的反叛;有对残酷竞争的抵触、对所谓成功的非议;有对单纯爱情的向往、对至真亲情的渴望;有对价值取向“拨乱”、对人生意义的“反正”……总之,看完之后一回想,是纷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