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 後庭花 》全本完结版
2018年10月24日
来源:爱爱文学网
浏览:次
這季
美人與宮中王
美人、張、薛二淑媛,袁昭儀、何婕妤、江修容等七人,皆才貌雙全,常輪流召幸閣中。
麗華卻也不妒,薦諸多宮女侍寢後主,後宮中人皆稱其有德,競言其善,因此便得了賢名。
宮中法度,
皇后、貴妃、貴嬪、貴人之後,為
美人、淑媛、昭儀、婕妤、修容,各有班次,皆是帝王嬪妃,其後方為女官。
女學士袁大捨本是女官,也因文采受封。
後主常宴請名士,與麗華等游宴,席間令諸貴人、女學士與名士共賦新詩,互相贈答。
采其艷麗出眾之詩詞,便譜以新曲,江南文風因此鼎盛。
此時新詩一出,卻是按新曲《臨江樂》所制,麗華便著宮人傳下閣去,有貌美宮女千人坐於閣下,得了詩詞無需演練,按曲而歌,一首唱罷又唱一首,此起彼伏,聲聲相和。
歌聲傳至宮外,行人隱約聽得幾句:「璧月夜夜滿,瓊樹朝朝新。」乃是盛讚張貴妃之美色。南人以瓊樹為仙物,說的卻是麗華。
後主攬住麗華纖腰道:「卿果大才,千餘宮女按部而歌,一絲不亂,不弱於精兵,孫武子尚須斬姬才得三令五申,不及卿多矣。」
麗華口才頗佳,最擅察言觀色,含笑道:「陛下謬讚,妾有權柄,可賞可罰,自然成事,孫武子只罰無賞,才需斬姬立威。」
百年後唐玄宗亦學此跌進歌法,被尊為梨園始祖,卻是後話。
卻說麗華自一貧寒仕女成一國貴妃,雖是聰明伶俐人兒,其中辛酸,自不足為外人道也。
此時宦官蔡臨兒、李善度進見,卻是後主怠於朝政,百司啟奏,托蔡李二人覲見,請後主上朝。
後主卻是不應,只倚坐於軟榻上,背靠隱囊,將麗華置於膝上,共決朝政。
隱囊者,為囊實以細軟,置諸坐側,坐倦則側身曲肱以隱之,實為寬大靠墊。
李、蔡呈上奏折,呈報各司所請要務,但說了後語忘了前言,麗華記性頗好,為其疏條複述,無所遺漏。
自此參理朝政,坊間流傳曰:「人間有一言一事,貴妃必先知白之。」後主因此愈加寵幸麗華,冠絕後庭。
去歲歲末,李蔡二人又有呈報,言隋人欲伐陳,散佈流言於市井之間,稱後主無道,而張貴妃工於厭魅之術,假借鬼道以媚惑後主,設淫祀於宮中,聚諸女巫使之擊鼓作舞。